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5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中国“智能制造”领域四大趋势

  趋势一:以“双碳”为契机,智能制造加速推进。

  2020年举行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,中国提出了“双碳”目标,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智能制造,与“双碳”关系密切。

  未来制造企业会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,在智慧园区内建设基于智能制造核心驱动的能效管理系统,对设备能耗信息、环境信息及运营信息进行统计、分析,得出与能源消耗及能源效率相关的决策性数据和信息,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历史和当前的能源使用状况,及预测未来的能耗趋势,辅助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能耗改善策略,实现多业态和多用户的综合管理。“双碳”对于厂商而言,是一个发展契机,覆盖产品、技术、营销等诸多方面。

  趋势二:云边协同架构将对云架构形成一定的替代作用。

 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、数据的不断增加,基于云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渐渐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边缘计算,并将其作为云的延伸扩展,以加快数据分析的速度,便于企业更快更好地作出决策。

  相比其他行业,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有着“海量数据”“即时交互”和“稳定安全”的强烈需求。近几年制造业转型案例中,边缘端设备开始频繁出现。

  通过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 等技术的配合,形成更加高效与低成本的解决方案。云边协同的出现与实践,正是为了弥补传统中心化云服务的短板,可以减少延迟、提高可扩展性、增强对信息的访问量,并使业务开发变得更加敏捷。

  趋势三:AR&MR等人机交互技术带动用户体验升级。

  如何将数字环境中的人、体验和业务结合起来,持续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。AR&MR等人机交互技术大有作为,沉浸式交互方式可以给制造业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。

  趋势四:专精特新企业值得所有厂商关注。

  2011年7月,工信部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(2011)》 提出: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“专精特新”方向发展,即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。这是“专精特新”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。

  此后,工信部又于2013年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的指导意见,2018年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培育工作。

  摘自慧聪工程机械网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采风
   第03版:营销
   第04版:精益生产
   第05版:科技创新
   第06版:文化
   第07版:员工关爱·专版
   第08版:家园
电动“绿巨人”—— ZT40JE-V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
中国“智能制造”领域四大趋势
验证能力再上新台阶,全新泵送产品结构件疲劳试验台正式投入使用
泵送机械分公司举行“结构疲劳设计技术探讨”技术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