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06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摆脱“拘泥”思维

  □ 工程起重机分公司 丁建军

  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,一个人要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、做出一定的贡献,光靠一些老方法、老套路很难成功。当你站在一条已经有无数人走过的路上,遥望着难以企及的目标时,你是否可以早点觉悟,转变思维去另辟蹊径,而不要倔强地在那条无法看到前途的老路上浪费时间。

  现实生活中,一些人经常喊要自由,却没有注意到,更需要自由的其实是自己的思维。很多时候,为人处事的思维被自己束缚住了,还一无所知。结果只能被动,止步不前,按部就班,毫无生气。因此,想突破面前的困境,要想有所成就,就要把思维从习惯的桎梏枷锁中解放出来。

  比如,开会喜欢按照程式点检,写报告喜欢按照套路堆材料,凡是工作动脑筋的事情最好有现成的模板;交往也喜欢同样风格的人,不是“朝九晚五”,就是人购名牌,我也品牌。总之,东施效颦,邯郸学步,因循守旧,活在别人的影子里,或心安理得地躺自己安逸的思想睡椅上,实在可叹可惜。

  在我们办事的过程中,存在着一些隐形的禁锢,扼杀了思考前进的勇气,夭折了智慧创新的萌芽,让本来开阔的道路越走越窄,或者举步维艰。这些隐形的禁锢表现为习惯、经验和没有任何倾听的“想当然”。在固执与偏见的傲慢中,新局面迟迟难以打开,磨合期长,岂不知这与自己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镣关联。

  因此,我们需要自我批判,自我否定,进一步开放创新,清醒而灵活地权衡利弊,选择最正确的方向或最佳的方法。同时不忘及时“调整”,别凭着老套路,强闯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关卡。

  我们还要留意自己执着的信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。追求成功,并非意味着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着,不敢放手一搏。只需在意念上做灵活的修正,集众人之力,能“四渡赤水”巧妙跳出前堵后追,开辟新的胜利之路。

  不善于改变思维,很难走向成功。因为改变思维是改变自己的内在基础,不断优化前进的方法方式。只有积极思考,勇于剖析,善于变通,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。改变思维定式,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,因势利导,并随着新发展不断调整、改变自己的行动。

  请记住:我们的思维比我们的身体更需要自由地呼吸!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~~~——记混凝土机械公司海外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杨乐林
~~~
~~~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采风
   第03版:营销
   第04版:精益生产
   第05版:科技创新
   第06版:文化
   第07版:庆祝“三八妇女节”·专版
   第08版:家园
披荆斩棘拓市场 再创海外新辉煌
摆脱“拘泥”思维
坚守岗位职责,不找借口找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