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材料中心 赵建
“卖--凉糕嘞,卖--凉糕嘞!”这叫卖声,是脑海中儿时的记忆,只有在北方的端午节前夕才能听得到。
在北方,四四方方凉糕上面的那颗红枣总是被最先品尝,软软糯糯的凉糕蘸着白糖大口咬下去,会让人觉得整个夏天都变得清凉起来。垫在凉糕下面的粽叶上沾着的几粒糯米也总舍不得浪费,一定会一粒一粒捏下来送到嘴里,这种满足感是端午节最美的记忆。在北方,糯米又叫江米,多数家庭买一些江米自己动手制作凉糕,因为实惠并且更具风味。粽叶要相互交错铺好,将提前浸泡过一夜之后的江米一层层撒在上面,在上锅蒸前都会在里面“藏”许多红枣,表面还会放一些葡萄干或者芝麻,蒸熟之后取出会放在粘板晾凉,只有完全冷却之后味道才正宗。但是等待的过程最煎熬,我总会自作聪明的偷偷从边上捏一小块尝尝,认为不会被大人发现,如果刚巧捏到了一颗红枣,那心情就像中了大奖一般无比兴奋。也有人家会包粽子,但基本都是江米加红枣,通常也是沾着白糖吃。那时候就特别佩服会包粽子的人,觉得他们掌握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本领。
在南方,超市里的售货员指着黄线捆着的粽子说“这是蛋黄粽”,指着红线捆着的说“这是肉粽”,指着白线捆着的说“这是原味粽,随您选!”粽子的形状各有不同,有尖角状、四角状、还有圆筒形,这是到南方后第一次去买粽子的场景。粽子居然还有蛋黄和肉馅的,这让我颇感新奇,心稍有不安,于是各样挑选了几个。南北的差异确实很大,原味粽也不是想象中的江米红枣粽,竟然是碱水粽,品尝一次之后这么多年再也未曾触及。但粽子无论甜咸,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。南方端午的节日气氛更浓,家家户户门口都放一株艾草,小孩子都会用艾叶水洗澡,还可以近距离感受赛龙舟等各种水上活动,我也主动适应这一切,并且乐此不疲。转眼间,我的孩子十岁了,他早已在课本中学习了传统节日的习俗,早已吃惯了南方各种口味的粽子,而对于北方的凉糕还只是停留在一些概念上。
端午节临近,我想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下包南方粽子,再和他聊聊北方凉糕的故事,也祝福大家端午安康。

